12月18日下午,一場聚焦殘疾人全面發展,助推殘疾人邁向共同富裕,由世紀長河集團影響力投資項目—北京宜生無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——2021(首屆)企業社會責任及公益論壇在北京圓滿結束。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出席論壇并講話,中國財政學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賈康致辭。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郭利群、華夏時報社黨委書記、社長馮慧君、公益企業代表、專家學者、新聞媒體等參加論壇。北京宜生無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孫金政、總裁周敏、副總裁王蘇等受邀出席。本屆論壇由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、華夏時報社聯合主辦,北京宜生無憂科技有限公司協辦,以“共享芬芳,共鑄美好”為主題,匯聚了包括阿里巴巴、騰訊、美團、美年大健康、科大訊飛、字節跳動、富力地產、新東方、獵豹移動等60余家公益企業及社會團體,共同探討企業社會責任、助殘就業與公益慈善的創新理念和經驗。呂世明在講話中表示,扶殘助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。希望廣大企業、社會組織和各界愛心人士在新的發展階段自覺擔當社會責任,助力推動殘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弱有所扶的立場。通過參與助殘公益慈善事業等方式,使殘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。大力發展互聯網公益慈善,促進殘疾人互聯網就業創業,不斷開拓殘疾人就業新業態。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共同參與扶殘助殘文明實踐活動,凝聚共識、匯聚力量,攜手打造扶殘助殘文明實踐活動品牌。作為本次論壇的協辦方,北京宜生無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孫金政發表了主旨演講《用互聯網構建殘疾人就業新路徑 推進共同富?!?。演講中,孫金政分享了宜生無憂作為專業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,如何利用“互聯網+ ”助力殘疾人實現高質量就業,通過哪些實踐探索來滿足不同類型的殘疾人的多元化需求,提升廣大殘疾人享受公共服務的滿意度,使助殘服務更加高效和精準化。
“互聯網+”構建殘疾人就業新路徑
作為最早一批進入殘疾人就業服務領域的企業,也是國內首個提出“互聯網+”殘疾人就業平臺的企業,宜生無憂致力于為政府、企業、殘疾人提供服務。2016年,宜生無憂正式推出“企業公益助殘計劃”, 以公益+商業相結合的方式,促進殘疾人就業安置,提高殘疾人的生活和收入水平。以互聯網+的模式打破殘疾人由于行動、交流等限制導致的就業困難,幫助更多殘疾人獲得公平就業的機會。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,以及對企業需求的了解,結合殘疾人的比較優勢,宜生無憂宜生無憂開發了數十個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,滿足不同類型殘疾人的多元化需求。2020年疫情期間,宜生無憂聯合網易有道、新東方等數家互聯網企業開發了殘疾人遠程居家電話外呼崗位,通過“集中管理+居家外呼模式”,實現了遠程就業培訓,幫助殘疾人居家就業,為幾千名殘疾人創造了就業機會。此外,宜生無憂還開發了微信營銷、內容審核員等數十個創新就業扶貧崗位,為肢體類、重度燒傷類等出行不便的殘疾人提供了居家就業路徑。針對視障類殘疾人,宜生無憂開發了企業理療師崗位,由企業雇傭具有按摩技能的盲人進企業,為員工提供日常的保健按摩服務。不僅如此,宜生無憂在加大力度推動全國盲人按摩行業的發展,結合自身行業優勢及學術資源,建立行業標準,通過SaaS工具加速行業數字化進程,幫助更多的盲人按摩店以及盲人按摩的從業人員通過就業實現增收。
多種培訓方式并舉 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
今年,由國務院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》中指出,要“提升殘疾人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”,“ 幫助有就業愿望和培訓需求的殘疾人普遍得到相應的職業素質培訓、就業技能培訓、崗位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”。為強化殘疾人技能提升,宜生無憂積極響應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,與中殘聯、各級殘聯攜手,開發符合殘疾人需求的培訓資源,采取集中培訓、點對點培訓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,幫助殘疾人提升職業素質和就業技能。目前,宜生無憂已連續兩年為北京市九大城區“50家職康站送課程”、為西城區溫馨家園、石景山區職康站等定制培訓方案,并為冬奧、冬殘奧開設特色教學方案,讓殘疾人學員 “服務奧運,參與奧運”,讓殘疾人在學習中全面提升自我發展能力,展示他們的卓越技能和昂揚的精神面貌。活動中,宜生無憂總裁周敏,騰訊音樂公共事務部總經理張曉蘇,首汽智行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楓等多人被評為助殘公益使者,阿里巴巴等30家企業獲授社會責任示范企業、助殘愛心企業。本屆論壇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,大家一致表示,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以厚德載物、真善仁愛的品德自覺力行社會責任;要切實落實公平正義的制度安排,堅守“弱有所扶”的原則立場;奉行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,以人為本,維護殘疾人的尊嚴,保障殘疾人的權益,推動殘疾人的全面發展,踐行“平等參與共享”的理念;信守勤勞智慧,團結奮進,共富路上,與殘疾兄弟姐妹攜手同行?;顒幼詈?,由宜生無憂公共關系部總監杜鵬等四人宣讀共識文件。
共識文件全文:
2021年欣逢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華誕。這一年,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,“十四五”順利開局,又恰逢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》實施30周年。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,扶殘助殘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正成為廣泛的道德共識和行動自覺。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,立足新發展階段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,展現社會各界人士與社會組織在扶殘助殘方面的大愛擔當,參與首屆“企業社會責任及公益論壇” 全體同仁達成如下共識:
我們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以自強不息、厚德載物之心,以真善仁愛、推己及人之舉, “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”。
我們將落實公平正義的制度安排,堅守“弱有所扶”的原則立場,以公益、志愿的善舉力行社會責任,打破城鄉地域藩籬,突破物理信息障礙,以道德為驅動,以自愿為前提,推動“三次分配”,讓殘疾兄弟姐妹共享芬芳,共鑄美好。我們將奉行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,以人為本,維護殘疾人的尊嚴,保障殘疾人的權益,推動殘疾人的全面發展,踐行“平等參與共享”,助人自助,攜手殘疾兄弟姐妹更加自尊、自信、自強、自立。我們將信守創造幸福的根本路徑,勤勞智慧、團結奮進,共富路上,與殘疾兄弟姐妹攜手同行。生命之初不可重來,我們愿意不斷地自新與重建生命,為殘疾兄弟姐妹創造更多的選擇與可能——讓孤獨者感受溫暖,讓久坐者可以站立,讓視障者感受陽光。在新的發展階段,我們愿自覺推動共同富裕,積跬步、集細流,以向上向善之姿扶殘助殘,奏響公平正義的動人旋律,殘健共融,共同追求美好生活。
2021年12月18日